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2月23日

一、主题班会内容
晚点名各班做好晚点名主题班会记录本,上面记录每一周班主任晚点名情况和主题班会讲解情况,记录完毕后,请各班班主任、班长和团长书手写签字确认,每个月收一次进行检查,请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谢谢!
(一)加强安全建设
1.食品安全知识教育
当前正值春季开学,各班组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2.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套路贷教育
大力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及法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力而行,理性消费,谨慎使用个人信息;定期排查“校园贷”隐患,及时帮扶涉贷学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维护学生权益与校园稳定。
3.交通安全教育
各班要进一步加强校内交通安全教育,行走时注意过往车辆,杜绝低头玩手机行走或横穿道路现象,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在道路上文明骑行,严禁骑车打闹、超速超载骑车,严格按照校内交通标示行驶,不超速、鸣笛、练车等,不得占用人行通道及消防通道,禁止一切车辆在主干道、消防通道、人行道、各楼宇出口处、绿化带等禁停区域停车;目前江北校区“四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提醒学生在施工期间注意出入安全,切勿私自到施工便道和工地参观、停留。
4.消防安全教育
各班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针对学习场所、学生宿舍等,严查学生是否在宿舍内抽烟,是否存放和使用大功率电器,是否使用未经产品质量认证的电器或移动插座和采用插座串接等方式擅自增加用电设备,是否违规使用和停放电动车,私拉乱接充电线等。组织消防培训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形式,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观看校园火灾警示教育片。
5.防溺水教育
各班应进一步强化防溺水教育工作,建立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防溺水的认识与感受,促进相互学习;利用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防溺水知识,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主题班会传授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的操作要点,加深大家对急救知识的理解,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学以致用,挽救生命。
建立安全提醒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密切关注雨情汛情趋势,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发送灾害预警信息,通过 QQ 群、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强调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性,提醒家长掌握防溺水“六不、两会、四知道”,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课余时间的监管。
6.卫生健康知识教育
当前,流感已进入高峰期,多种传染病风险上升,各班要加强师生返校健康监测,引导学生感到不适及时报告,按照“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原则防控聚集性疫情。同时,通过多元形式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学生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守护校园的健康与安全。
各班还应积极拓展健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多元形式常态化开展常见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让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提醒学生勤开窗、多通风,室内活动区域每日至少通风 2 至 3 次,每次通风不少于 30 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引起感冒。积极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和提高自身免疫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优良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规范佩戴口罩等,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全力守护校园的健康与安全。
(二)开展春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各班需排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排查结果分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了解自我与心理健康,学会正视并合理解决自身问题。要精准掌握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学生情况,摸清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数据并建库管理,及时让家长将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转介干预治疗。
(三)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各班要根据上学期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情况和受学业警示学生名单,完善学业困难学生档案,全面掌握学生学业困难情况,为学业困难学生定制帮扶计划,通过组建“学长帮忙团”和学习兴趣小组,发挥朋辈力量,相互督促,促进学风建设。
二、通报批评
三、团组织生活通报
四、活动回顾
五、其他

抄报:学院领导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印发: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各班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